欢迎访问爱文网文库范文大全网!本站转让,联系QQ:168657525
首页 > 学习 > 初中 > 初三 >

2022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思是说:学习是像是一座藏满宝藏的大山,但是需要勤奋才能开辟通向山顶的道路;学习也是茫茫的大海,只有辛苦的努力才能泛舟其上。政治就更需如此,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政治教案: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与挑战并存”教案

复习提问:

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导入 新课: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历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都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科技革命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及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状况,思考人类与科技的关系,以便我们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板书)

(一)抓住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板书)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为世界各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日新月异的科技不断地改变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当今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纳米科学技术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信息高速、广泛传送的特点使世界形成了一个没有边界的信息空间。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电子邮件,使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

举例:

1、21世纪头10年中,将有5亿台人工操作的机器和数不清的装配在各种器具、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中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用于购买、出售和自由交换信息、信息服务。2003年,通过因特网交易的总额上升到4亿万美元,占世界工业经济产值的1/4,交易业务主要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完成。

2、未来50年中,人们将制造出“微型机电系统”,把传感器、电动机和数字智能装置集中在一块硅片上,取代计算机硬件、汽车引擎、工厂装机线和其它许多生产过程及产品上比较昂贵的部件,应用于电信、无线电电机、计算机、航空、保健、包装材料、商业等许多领域,办公网络不必手工安装,可以在手提箱内自动完成。

3、生命科学将是21世纪的重点科学之一,在20世纪末克隆技术获得巨大成就及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毕的基础上,人类将破译遗传密码,从分子级的水平上重新认识自己。生物学将通过开发诸如DNA为基础的计算机和软件来改革信息技术,使计算机和软件能像自然界一样可自行修整缺陷。以神经智能系统为基础的未来机器人将全面代替人类的一些枯燥繁杂、危险性的劳动及充当工厂、企业、公司等部门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甚至家庭保姆。

4、通过远程通信、视频会议、网络联系等,一半以上的各类员工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办公;利用远程传输技术,因特网提供从幼儿园至中学、大学的全套教程,学生利用虚拟学校的软件上网,可自定进度、自主学习;居民住宅拥有包括保安、通信、自控、监控、网上购物、医疗保健等全套智能服务系统,不出家门什么都能办到。

5、数字化地球:地球每个角落的信息都集中在一起,并整理、归纳成有序信息,按照地球的地理坐标建立完整的信息模型,用全球网络连接起来,形成的数据库,使丰富的数字无处不在,这就是数字化地球。地球上每个人都共享这个资源,也都参与资源的积累。在数字地球展览馆,人们头戴显示盔,进入虚拟太空,可以穿越地球的每个角落。数字化地球,是真正的信息时代。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不断为世界各国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向世界各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带来的新机遇,迎接挑战。

举例:二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50年至1976年间,日本花费了60亿美元引进了1700多项先进技术,差不多把西方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科技成果都吸收了进来,创造了价值20000亿美元的社会财富,从而实现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

日本战后的迅速崛起告诉我们,谁能抓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科技革命不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板书)

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因此,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能否在科技上取得优势,增强综合国力,以确保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

材料:

1、移动通讯技术在发达国家从模拟式发展到数字式发展,大体经历了10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不到5年,就使移动通信用户达到6320多万户,成为世界的移动通信市场之一;印度由于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目前的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爱尔兰抓住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成为世界上的软件出口国之一,从而使爱尔兰一举从欧洲经济落后的农牧业国家,变成了欧洲经济增长最快、失业率最低的国家。

2、翻开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上先后出现过三次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超过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济起飞,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发展中国家或经济小国,如果能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发展中也能取得骄人的成绩。相反,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中国家就会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达国家虽然占有经济、科技实力的有利地位。如果不重视科学技术,同样也会在发展中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在各国的发展程度不同,其经济地位、竞争能力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总之,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只有充分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才能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发达国家相比,科技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科技水平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落后他们几十年。如今,美国已宣布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而我还处于农业社会时代。

到97年底,我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有288.57万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166.56万人。而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97年我国为8.4人,而日本93年为79.6人,美国93年为74.3人,德国91年为61.5人,法国92年为54.8人,英国为48人。我国的这一指标大致相当于最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抓住机遇,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积极鼓励在高科技成就上有突出贡献的人。还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本国发展。

 九年级政治教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概念,理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懂得只有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觉悟目标:教育学生应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立志为两个文明作贡献。

教学重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什么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教学用具:简单电化手段--投影仪。

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和实例教学相结合。

学法指导

1、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求学生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或社会上实际问题。

2、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物质文明与经济建设科教兴国与精神文明等。

3、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即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定的问题,一边阅读,一边思考。

教学过程

1、导入 设计

指导学生阅读引言部分内容并思考:

文登的变化从何而来?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①党的正确政策(改革开放)②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那么,什么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者的关系又如何呢?

2、讲授新课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板书)

一、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含义(板书)

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思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①改造对象不同②表现形成不同

2、投影仪出示教学实例:下列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选项有( )①南水北调工程;②兴建青藏铁路;③全民健身运动;④揭批“ ”图片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深化]: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南水北调工程,兴建青藏铁路是我们战胜自然所取得的两项伟大的物质成果,是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那么它有没有包含精神文明的因素呢?

(引导学生看投影仪演示)

①南水北调,兴建青藏铁路需不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后盾?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南水北调,兴建青藏铁路需不需要建设者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开拓精神?如果需要,能说明什么?

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

1、[深化]:这段话反过来也告诉我们,衡量社会的进步与否,应该有两方面内容:物质程度与精神水平。

2、组织学生讨论,投影仪出示讨论课题:

教学首先是一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正常开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从中能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教学首先属于精神文明的行为,但它的正常开展需要具备一系列的物质条件(如教室、桌椅、教学工具等),所以说: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板书)

1、讲一个笑话:如果你的肚子饿了三天,这时你感兴趣的是一只馒头不是部精彩的电影?

2、引导学生看P104最后一段并思考: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其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①物质文明开拓了人们的认识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

3、投影仪出示教学实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了什么观点?

[过渡]:前而我们学习了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基础作用,下面我们看一下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何作用。(引导学生看投影仪演示)

材料一:1998年夏,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洪灾。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诚,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使洪灾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材料二:郑州蝶阀厂为提高经济效益,先后聘请100多名高级工程师为技术顾问,选送30多名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深造,靠着这支科技队伍,创出了自己的产品,1995年创产值1亿元,实现利税1000多万元。

思考: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两种作用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板书)教师可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两方面作用。

4、[深化]: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要求我们怎么做?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前面文登市之所以发生了如此变化,就是做到了这一点。

八、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辩证关系入手,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把两具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课堂练习(附在教学过程 中)

布置作业

1、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要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否则经济建设也搞不上去。

问: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为什么?

第二课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涵义、任务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能力要求:使学生能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去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思想觉悟:使学生真正从思想情感上接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并初步形成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努力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论述范围广,实践中有言行脱节现象,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

学法指导

本框内容比较抽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的论述涉及的范围较广。指导如下:

1、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涵义时,让学生比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其他社会制度下精神文明的不同:基础不同;指导思想不同;核心不同;服务对象不同。

2、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时,要学生理解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时,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具体事例,真正体会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幻灯材料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向学生提问,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那么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什么呢?学生的回答: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导入 新课:对,由此可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呢?

2、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含义。先让学生了解一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其他社会制度下精神文明的不同,可提示同学们两者基础不同,指导思想不同,核心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然后请学生来说一说,最后教师归纳后得出含义。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先让学生找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并大声朗诵一遍,然后提问同学们: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向学生提问: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奋斗目标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们的现代化不仅仅是指经济现代化,还包括政治上的高度民主和文化上的高度文明,得出: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资料投影)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台阶,但也有风险,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乘机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和平演变”,19,我国发生了一场。问:上述材料表明要把握住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怎么做?学生回答:必须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师归纳:

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行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资料投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在一些人中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问:以上材料表明市场经济存在哪两方面的效应,我们应怎么做?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除了经济和文化建设外,还包括什么建设?

生答:民主政治建设。对,但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目前我国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怎样呢?请学生看课本后回答:我国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与发展高度民主的条件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发展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条件。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有的地方对两个文明建设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含义和根本任务,特别是学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明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我国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那么我们就要克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课堂练习:

用本课有关知识分析判断以下两种观点:

甲:我国经济技术文化水平还比较低,我们首先应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再来抓精神文明建设。

乙:我国现阶段,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想和封建迷信活动日趋严重,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只能加强,决不能削弱,更不能放弃

九年级政治教案:人口问题

教学目的

1:理解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掌握人口数量的标准;

2:了解世界人口现状,懂得人口众多增长过快所带领的严重后果

3: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合理的人口数量标准

教学难点 人口对经济社会的作用

学法指导 借用语文中议论文体裁来分析社会教材。议论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社会教材大多亦如此,阅读教材时,注意每一自然段中的首句或末句,它们往往就是本段的论点,其余多围绕其展开,如第35页最后一段,首句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就是本段的论点其余都是用论据来论证这一论点的。

教具准备 自制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大家知道吗,滴答一声,世界人口就增加3人,等到我们下课时,世界人口将增加多少?

之前我们已经学了当今社会的主题和平与发展问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摁扣问题。

讲授新课

人是社会的主体,能否正确地妥善地解决好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它点明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是什么影响呢?为什么?请阅读课文第一目。

一 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思考:人类要生存和延续,必须进行两种生产,是哪两种生产呢?关系怎样?

如果人类自身生产不适应物质资料生产会怎么样?人们常说“人多力量大”此话对吗?为什么?

人多意味着劳动力多,但“人”后面还跟着“口”人是生产者更是消费者。

辨析:人是生产者同时是消费者。( )

人是消费者同时是生产者。( )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中有一项奖励生育的措施:“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在那时由于人太少,劳动力兵力奇缺,勾践的这种奖励措施有利于越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多力量大”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能否把越王的这一措施推广到今天呢?当然不能。因为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人口的过度增长,只会强化人作为消费者的作用,从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延缓甚至阻碍作用。

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要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材料:人体质量70%是水,缺少2%的水就要发烧,缺少20%的水就要死亡,一个人正常生存每天需5千克水,至于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需求量更大。而地球上适合人类需要又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人类生存离不开水,而水资源又是有限的。人口的发展还必须控制在生态和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带来灾难。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还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综上所说:人口数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应该适度,适度的标准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但现实如何呢?

二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1 请看课本36页图5-2,什么感觉? 人口过多。1997年世界人口达58亿,1999年60亿,估计到2050年将达到90亿。

2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五,发展中国家千分之十八,其中非洲达三十,而发达国家为千分之四,有的已出现负增长(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组数字能说明什么? 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不同。

3 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这十个国家人口均超过一亿,其中亚洲占六个,北美南美欧洲非洲各一。七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亚洲,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三大洋州最少,不到总人口的二百分之一,南极洲至今无常住人口。这组数字又能说明什么?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世界人口众多,增长过快,增长速度不平衡,分布不均匀。这些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后果一、人均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二、自然资源消耗越来越多;

三、全球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四、发展中国家失业增多经济受阻

五、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缺乏,老年人赡养问题。

由人口带来的种.种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有识之士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采取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虽有成效,但由于人口增长具有惯性,世界人口增长势头还将延续很长时间。为了唤起各国政府人民对人口问题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联合国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课堂小节 本节课我们学了人口问题二目内容,一是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可以概括为“五个双重”

双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

双重身份:生产者和消费者

双重作用:促进或延缓作用

双重规律: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制约

双重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同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是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课堂练习

是非判断题

1.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两者都是无条件的。

2. 在生产资料限定的条件下,人口增长过多,就会强化作为消费者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

3.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差距为10∶1,1989年扩大到50∶1。造成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但与人口增长的地区不平衡也有一定的关系。

4. 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采取措施降低出生率,就使各国人口增长马上停止。

5. 人口增长过快,贫困加剧,人们扩大了向大自然的索取;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又反过来使人口更加增多。

选择题

1.在个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三;大洋州人口最少,不到世界总人口的二百分之一;南极洲至今还没有常住人口。可见 ( )

A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B 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D 世界人口急剧增加

2.人口发展必须控制在生态和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这说明了 ( )

A 人对生态环境是无能为力的

B 人口发展越慢越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D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受经济规律的制约

问答题

人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人从出生到参加工作前的时间和年迈生病的那段时间,他不是生产者,但仍是消费者,因为他每天都要吃穿住用。

这段话的中心含义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020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相关文章

★ 2020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

★ 2020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模板

★ 2020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模板参考

★ 2020开学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

★ 2020初中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

★ 2020秋季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

★ 2020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归纳

★ 2020九年级政治教师工作计划

★ 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范文2020最新

★ 2020初三政治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5篇

20488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