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文网文库范文大全网!本站转让,联系QQ:168657525
首页 > 学习 > 高中 > 高三 >

巧用地理方法解答高考历史综合题附历史分析公式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巧用地理方法解答高考历史综合题附历史分析公式

  高中的历史综合大题占据了大量的分数,但是对于材料的阅读很分析往往难倒了很多人,所以这种题型有什么技巧呢?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巧用地理思维, 妙解高考历史综合题

  一、利用地理因素中的时间规律性来判定人类社会活动的时间性

  在文科综合测试下,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界的时间规律性来判定有关史地综合题中人类社会活动的时间性。

  例1宋代海上(贸易)往来大多是三、四月从日本驶往中国的江浙沿海,五、六月从江浙沿海驶向日本。这样选择航行的时间主要是为了( )

  A、避开倭寇的活动B、遵守朝廷有关海禁的规定

  C、利用海洋回流D、利用季风

  例2当时(元代)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柬埔寨)的较佳时间是 ( )

  A、11-12月B、3-4月C、5-6月D、7-8月

  解析:

  本题题干是典型的历史情景,而各备选项则是以历史情景与地理情景相混杂或单一的地理情景方式来迷惑考生,是一种较好的史地综合题。由于时间季节的变化,区域地理自然现象的特性也随之而变,人类的社会活动就是根据这些特性的变化,或躲避或利用。因此,无论是宋代海上贸易的往返时间还是元代前往柬埔寨,都正是利用了区域地理因素中,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中的东亚地区,随季节变化而风向变化的自然规律,以便于以风力作为动力的帆船航行来选择时间的。故正确答案为D和A。

  二、利用地理因素中的交通特点来判定影响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区域范围

  人类社会活动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中进行的,其活动的空间范围程度,受地理因素中地形、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就会扩大活动区域,反之就会缩小。这就使历史和地理密切结合起来,因而我们可以利用地理知识中的交通环境特点来分析历史上某一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范围状况,提高解答综合试题的能力。

  例3当时(北宋)经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 )

  A、华北平原B、汉中平原C、太湖平原D、江汉平原

  解析:

  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范围,受地理因素中地形、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就会扩大活动区域,反之就会缩小。这就使历史和地理密切结合起来。如本题,题干是历史知识而选项是明显的地理术语,同时题干又强调了"水路"运输,所以学生既要根据一定的历史事实(如京杭运河连通淮河与长江;宋代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最高),又要熟悉地理因素中的河网水系(汴河经运河与淮河、长江联连,又经运河中的江南河与太湖流域联通),才能正确得出正确选项为C。

  三、利用地理因素中的特定地理特性来判定人类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地理环境中的地带性差异,不仅影响了人类社会不同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影响了经济类型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特色。

  例4一位宋代人描述他所经过处,说其地"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人们"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气候则"盛夏如中国十月",所以"皆以厚毛为衣,非入室不撤(解衣)"。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他看到的是--人的生活。( )

  A、契丹B、女真C、大理D、西夏

  解析:这是一道较好的史地综合题,既考查了历史思维,又考查了地理思维。本题通过"宋代"给出了历史时间范围,并对应地给出四个同时代的备选项内容。学生可以通过题干给出的地理特性("土多林木"及"盛夏如中国十月")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农耕、木屋和厚皮毛衣服)准确地判定出它是我国的东北地区,而宋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主要是女真人,故正确的选项为B。

  四、利用地理物质资源的某些特性分析人类生产生活对其利用的原因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但人类对这些物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这些物质资源的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利用。所以我们通过对某些地理物质资源特性的分析,来判定人类对其利用的原因。

  例5从巴黎凡尔赛宫典型的法国式花园的照片(照片略)看,照片近景部分的地面是由细砂石铺就的,你认为细砂石铺地具有( )

  A、排水作用:方便雨水下渗,不必铺下水道

  B、防火作用:万一发生火灾,就地取材

  C、防御作用:可以通过骑兵,阻碍炮车通行

  D、环保作用:吸收空气降尘,避免尘土飞扬

  解析:本题就是典型的人类对地理物质资源的利用型试题。作为自然物质资源的细砂石,其具有较强的透水下渗性,因而,用其铺地可以防止雨水聚积而造成的交通问题,故能起到很好的排水作用。因此,正确选项为A。

  五、利用现今地理环境中的某些特性来分析古代某些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

  地理环境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在很长的时期内无论古代的地理环境还是现代的地理环境,除局部的小变化外,其主体是长期没有太大变化的,正因如此,我们在分析古代地理状况的时候,可用现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或方法去分析和解决。

  例6北宋后,黄河多次泛滥,汴河河道淤浅,渐至涸废。试分析黄河该河段(黄河中游地区)经常泛滥的原因。( )

  解析:如本题,其题设问的是"北宋后,黄河多次泛滥,分析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这在历史教材中是没有丝毫讲述的,但我们如果用现代的地理知识或方法去分析,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挟大量的泥沙,进入中游后,由于水势减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且黄河所经地区,降水集中,多有暴雨,易成泛滥。"古今黄河流经地区的地理环境的主体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现代的原因也应是古代的原因,所以这一原因也正是北宋后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

  在文科综合测试中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是可以相互迁移和运用的,在学习时,可依据史地两学科的特点进一步挖掘,定能更好地提高文科综合备考复习的效果和试题解答能力。

  历史分析“公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巧用地理方法解答高考历史综合题附历史分析公式相关文章:

1.高考历史明清史备考指导:巧用地理思维 妙解历史综合题

2.高考历史事件分析方法与答题必备术语

3.做历史题大题的思路实例讲解

4.2019高考文综历史考场答题技巧分析 高中文科历史有哪些答题方法

5.2019高考历史综合题有什么答题技巧?

21491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