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文网文库范文大全网!本站转让,联系QQ:168657525
首页 > 学习 > 高中 > 高三 >

高三政治复习之供给侧改革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三政治复习之供给侧改革

总书记则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通俗易懂地布局了供给侧改革这一新举措,是考试的热门题材。小编在这里整理了高三政治之供给侧改革参考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热点背景】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而言,一方面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求改革现行的一些抑制供给的体制或政策,比如缩紧的货币政策和繁琐的审批制度等。

之前中国侧重于需求端管理,要刺激经济,首先想到的是扩大需求,增加消费。但供给侧同样有很多改进的空间,高层密集提出供给侧改革,正是要让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次会议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6年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遵循,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整体谋划。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给出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

206年以来,我们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行业供求关系发生积极变化,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我们的经济导向对国际宏观经济政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充分表明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经受了实践检验,符合实际、富有远见。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解决这些失衡,仍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定政策。

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始终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通过去除没有需求的无效供给、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明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落实已部署的各项任务,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

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多做文章,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三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高度重视“脱实向虚”的苗头,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壮大新动能,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同时,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继续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不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

从国情出发,我们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

还有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

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也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

同时,“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扩大开放是改革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7年1月22日下午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

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抓紧抓好的一件大事。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所以新年伊始,中央政治局就以此为题进行集体学习,目的是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效,理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

习近平强调,综合分析,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周期性、总量性的,但主要是结构性的。结构性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我们要在已有工作和成效的基础上,在目标、任务、方式、政策、路径、举措等方面深化落实,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习近平指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我们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善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又要让政府勇担责任、干好自己该干的事。

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

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习近平强调,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入手,从构建长效体制机制、重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着眼,既要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又要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

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搞好顶层设计,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久久为功。战术上要抓落实干实事,注重实效,步步为营,一仗接着一仗打。

破茧成蝶都有伤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现的短期阵痛是必须承受的阵痛,不能因为有阵痛就止步不前。要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尽量控制和减少阵痛,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做好社会托底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要在培育新的动力机制上做好文章、下足功夫,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活力。

习近平指出,要处理好减法和加法的关系。做减法,就是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为经济发展留出新空间。做加法,就是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补短板、惠民生,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

无论做减法还是做加法,都要把握症结、用力得当,突出定向、精准、有度。做减法不能“一刀切”,要减得准、不误伤。做加法不要一拥而上,避免强刺激和撒胡椒面,避免形成新的重复建设。

要增加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要把调存量同优增量、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培育新兴产业有机统一起来,振兴实体经济。

要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等问题,统筹部署创新链和产业链,全面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习近平强调,要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

经济政策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用好需求侧管理这个重要工具,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

习近平指出,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树立必胜信念、知难而进,注意发现和研究解决新问题,不能因有困难而不为、因有风险而躲避、因有阵痛而不前,坚定不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前推进。

02【热点主观题】

1. (28分)材料一: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长期以来,我国将出口、投资、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反复在增加出口和扩大内需上做文章。随着商品流通的加速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渐成主流,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关注已成为新常态,而我国中低端产品供给严重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内需外流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供需关系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材料二:权威人士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并提醒大家走出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二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相互影响的知识,谈谈中央提出上述改革政策的合理性。(12分)

参考答案:

(1)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因此还应该适度扩大总需求。(4分)

②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收入是消费的前提,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交换中,消费者不仅关注价格更关注商品的质量和用途。中央政策是适应新常态的必然选择。(4分)

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水平。我国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不能有效满足消费需求。中央政策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供需矛盾,优化经济结构,适应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每小点4分,其中理论2分,实际2分,共12分)

(2)根据材料一,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中央政策转变所遵循的哲学依据。(6分)

参考答案:

(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正视我国的新问题,必须采取上述积极应对措施。

②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矛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过去一直在增加出口和扩大内需上做文章。如今,条件变化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更加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看到两点,也要看到重点。如今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每小点2分,共6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3)阅读材料二回答,凯恩斯和新自由主义在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上存在哪些相互对立的观点。我们应如何吸收和借鉴其中合理的成分,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10分)

参考答案:

(3)观点:①凯恩斯主张通过政府干预能促进经济发展,如:扩大财政支出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促经经济发展。(1分)

②新自由主义则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分干预,主张通过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发展经济。(1分)

措施:①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提供有效供给;尊重价值规律参与市场竞争,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淘汰落后产能。

②发挥政府作用,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落实质量标准,引导供给符合需求,更好地刺激消费;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引导和服务企业,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每小点4分,共8分)

2.(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材料一 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左右,明显低于80%左右的正常水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 7%,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传统产业均出现中低端产品存量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伴随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我国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的供给体系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了追求更高品质、更时尚、更健康的产品和服务,大量的中国消费者把购买力投向海外市场,推崇“代购”、“海淘”及节假日去国外“血拼”。

材料二 为补齐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短板,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S市将采取下列措施: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预算投入1448亿元,同比增长30. 9%“花钱买服务”,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交通、城市管理等事项交给社会服务机构来完成’实现公共服务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整合社区资源,依托爱心驿站、邻里互助计划等公益服务平台,以自助和互助的形式解决一些家庭的实际困难;提供哪些公共服务,以需求为导向、征集群众意见,由政府“为民做主”转为“由民做主”。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偏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并说明应如何推进供给转型,实现与需求的对接和平衡。(14分)

参考答案:

不利影响:导致产品库存增加,造成资源浪费;引发企业恶性竞争,工业品价格下跌;引起行业利润率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6分)

措施:发挥市场作用,通过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强化财税及信贷扶持力度;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技术与产品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提高有效供给能力。(8分)

措施:

①发挥市场作用(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市场规律)(1分),通过兼并重组,化解过剩产能(或改造传统产业,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1分);

②强化财税及信贷扶持力度(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1分);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1分)

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或加大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技术与产品创新(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分);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分),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消费需求)(1分)。

(本小题若从国家、企业角度且能围绕上述要点或方向进行作答,亦可按点给分;若回答“积极向国外输出内部过剩产能”可给1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阐述为什么要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并说明政 府应怎样补齐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短板。(12分)

参考答案: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刘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分)

履行社会建设职能,加大公共服务投入;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及社会力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形成多元参与的供给体系;完善群众参与的决策机制,增强公共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必。(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可得6分。)

3、(26分)化解产能过剩,这是走到转型升级关键节点的中国经济必须直面解决的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2月,我国工信部公布,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据统计,上述行业负债率高,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7%~97. 5%,个别行业已濒临亏损,某些相关企业甚至面临破产。2016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措施,促进企业脱困和产业升级。

材料二 日前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过剩。从需求来说,既有内需不足,也有部分需求得到了国外商品的满足;从供给来说,低层次产品和产业产能过剩过剩,但高品质产品和产业有效供给不足。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某些产品在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位置、附加值低、竞争力不足等,是导致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化解产能过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时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和地区,国家在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依据。(12分)

参考答案:

(1)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采取措施化解产能过剩,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4分)

我国政府坚持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化解产能过剩促进就业,为人民谋利益;(4分)

我国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政府决策关系国计民生,化解产能过剩坚持了科学决策、依法决策。(4分)

(若考生没有答出政府的宗旨或基本原则,而是答出了化解产能过剩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可给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话知识,分析我国化解产能过剩对相关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并说明在化解产能过剩中政府是如何发挥推动作用的?(14分)

参考答案:

(2)化解能产过剩有利于企业扭亏为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使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6分)

政府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通过财税等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给予企业扶持,严控产能增量;政府制定政策规范破产、支持兼并重组,促进再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化解产能过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8分)

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举,是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材料一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一方面,过剩产能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推进供给侧改革,调整供给结构,才能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供给侧改革要求按照市场导向规范政府权力,进一步简政放权,助力创业创新;要搞活微观,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材料二 2016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部署供给侧改革,强调“十三五”时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依据。(14分)

参考答案:

①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供需错位,产能过剩,制约了经济发展。(2分)

②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说明,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供需协同发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3分)

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按照市场导向推进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开启“双创”新局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3分)

④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3分)

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改变和优化供需结构,使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3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在加强供给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12分)

参考答案:

①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供给侧改革的顶层设计,调动各种积极因素。(3分)

②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3分)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引领供给侧改革。(3分)

④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推进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的有效需求。(3分)

5.(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意经济以创新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手段,特文化、知识和创意等无形资源融合物化,提供高技术含量、高文化附加值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为创意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创意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扩大。但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只有3%左右,与发达国家12%的比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也难以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材料二 为推进创意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实行多措并举: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宏观决策和部门协调机制。二是制定创意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创意产业合作培养紧缺人才。三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四是进一步放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激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结合材料一,分析发展创意经济的经济意义,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材料二中政府支持创意经济发展的举措的合理性。(14分)

参考答案:

(1)①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消费新需求和提升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

(每点2分,共6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创意人才培养能提高劳动者索质,为创意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市场经挤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秩序,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能促进创意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每点2分,共8分。考生如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指出政府是怎样发展创意经济的。(12分)

参考答案:

(2)①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义化建设的职能,发展教育、科技等事业,加快培养创意人才。

③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④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

⑤进一步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每点3分,答出4点即可。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延伸阅读: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加法”是指补齐短板,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增加人口供给、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关键是补齐短板的同时,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发展新动力新能量,确保经济持续增长。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最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消失是其中原因之一。2012年,我国人口红利出现拐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统计,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15-50岁)首次减少了345万人,中国16至59岁劳动年龄段人口在2014年进一步减少了371万人,降幅相比2013年的244万人进一步扩大。在劳动力供给开始趋紧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劳动薪酬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长的趋势,这与以往多年间的状况也截然不同。在2014年中国GDP增长7.4%的背景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9%,农村居民收入则更是增加了11.2%。人口红利消失,不仅影响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也使经济效益不断降低,还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成本加大。所以,目前必须从长远考虑,尽快解决劳动力的供给问题,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允许普遍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习近平在五中全会上指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以通过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是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从劳动力供给端看,大量新生人口在未来将增加劳动力供给,这将有助于解决劳动供应短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大量新生儿在未来将提供年轻、高素质的劳动力,这将更有利于未来经济的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还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投入,优化劳动力配置。经济学家张茉楠认为,在要素投入上,要注意通过人力资本的充分开发使用来促进经济增加;在方针导向上,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历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历程,把经济布局调整的历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停提高的历程。一是改变忽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侧重高学历教育的失衡现状,举行大范围的全员培训,提高本领,注意人力资本的充分开发使用,以适合将来产业升级与经济布局调整的必要,即除经济增加与就业匹配之外,还要实现劳动力升级与转型匹配。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还要不断增加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十三五”规划建明确要求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分布不均等问题由来已久,社会对于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呼声也最为强烈。增加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也是通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助力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引擎之一。

21534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