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文网文库范文大全网!本站转让,联系QQ:168657525
首页 > 学习 > 高中 > 高三 >

高考语文作文提分的窍门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文是高考语文中占比重最大的一项,很大程度上,只要作文写得好,语文成绩就能取得很大的提高。那么,语文作文得分技巧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作文提分的窍门,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语文作文提分的窍门一

  面对材料作文,大部分学生都偏向于写议论文,并且文章结构较为单一,都是开头段引材料,第二段出中心论点,三四段为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第四段为辩证段或联系实际段,第六段为点明中心论点段。很少有学生敢尝试其他文体或结构。

  真正想让文章获得高分,审题正确是第一要素,作文偏题一切免谈。但问题是,当学生想写一类卷,并且有意识地屏蔽掉大家常写的思路,想另辟蹊径,获得角度新颖的得分点时,往往会出现偏题的现象。如何才能避免这一尴尬局面呢?

  请看2014年上海静安、杨浦、宝山、青浦四区联考的作文题:

  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但是由它自由生长,最后可能成为一堆劈柴。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在这则材料中,写了两种树:野地里的树和公园里的树。

  对比有何异同:野地里的树有活力却没有约束,公园里的树有美感却没有个性和活力。

  为何产生差别:野地里的树由它自由生长,公园里的树多次修剪。

  作者的态度:批评,否定。

  作者立意思考:缺乏约束的树成为一堆劈柴,多次修剪的树缺少个性和活力,都不可取。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可见,约束与自由都是我们需要的。这才是这则材料告诉我们的本意。

  其次,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态度,即认可材料中的意思还是不认可,或有其他看法。可以说,材料中表述的是存在的普遍的自然现象,我们应由自然现象推向人类社会,不难想到,人的世界里也是如此。因此,最为常见的立意是认可材料中的本意。且看一篇范文:

  柴者,木者,材者(63分)

  野地中树,无以约束,自由生长,最后可能只成为人们手中的薪柴;公园中的树,经修剪后观之赏心悦目,却难免千篇一律,可能缺少了个性与活力。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对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个人如果不加以约束管教,任其自由发展,那么结果,恐怕只会沦为柴者。王介甫笔下的仲永,纵然天资聪颖,却只知挥霍才华。其父囿于见识放任其自由,不使之学。最终其数年来学识无寸进,直至泯然众人。一块璞玉最终沦为路边之石,一棵良栋最终沦为农人之薪,其结果不令人扼腕叹息?由此可见,纵为良材,其无后天的指引、教育,任其自由发展,最后也不过沦为柴者。

  然则,如果人如公园中树一般,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毫无个性呢?《病梅馆记》中,人们斫梅、夭梅、缚梅,使之符合人们的审美规范,这样的梅看上去“赏心悦目”,但其本身已丧失了梅之天性和灵性。我认为,这样“几经管教”,毫无个性的人,虽好于柴者,但并无法称为“材”。暂且称他们为木者吧!

  需知,卓然不群者谓之材,纵观古今之材,他们大多克终苦读,一生致学,然其每个人,也有自身强烈的性格色彩,李白之洒脱,杜甫之沉郁,庄子之逍遥,老子之淡然,刘文典、章太炎、黄侃之狂傲,梁漱溟、陈寅恪,冯友兰之谦冲......如此枚举,数不胜数。窃以为,野地之树和公园之树,实际为两个极端。引申在教育上,一个太过于强调先天个性却忽视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而另一个对于后天教育又太过极端,导致了先天个性也被抹煞了。需者,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大众心理研究》第三章中古斯塔夫、庞勒强调过人是非常容易走极端的,其实,先天之性的保存和后天教育的引导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育人,和育树,是相同的,每棵树生来不同,各自有着“先天之美”,其长出残肢分杈,我们斫之使其更美,而树本身之木纹,躯干、轮廓,作为育树之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轻易改造的。

  而反观当下的教育理念,我认为,虽然已不走极端,但可能还是更多地偏重后天的斧正,对于先天之性的保留可能重视的还不够。所谓宁为木者,不为柴者,木者,尚且中规中矩,可供人观赏,较之柴者,岂非更好?然则,我国近几年学生创新能力的屡破新低,教育同质化现象明显,中国社会再无大师等现象是否与之有关联呢?望育人者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

  愿更多的柴者,木者,变为材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比育树更难。

  这篇文章较好地平衡并融合了矛盾的两者,二者兼顾,论证结构很清晰,层次清楚,论述较为全面。但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针对材料换个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即认可野地里的树的成长方式,观点可设定为“注重过程的精彩,不在乎结果如何。”下面这篇文章既是如此立意:

  烟火(53分)

  有人曾说,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

  这就好比现代的人,如同产品一般经历读书,社会交际的修饰,被文凭与圆滑所包裹,一眼看上去赏心悦目,然而时间一久如出一辙的包装便使人感到乏味,经不起推敲。

  所以,我们为何不成为一棵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自由地生长着?纵使最后成为一堆劈柴,那亦可以说是一段无悔的人生了。

  如同西方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一般。他同意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为了证实它而不断努力着。这过程中并不只是学术上的困难,更多的是来自当时人们对于他的伤害。而他却不顾周围环境的干扰,一心坚持着自己的研究,纵使双目失明,依然不放弃,自由地生长着。最终,他成为一堆劈柴,点燃自己,化作熊熊烈火,烧去了人们禁锢思想的锁链,烧去了众人的无知。

  由此可见,被外部的环境、思想以及言论束缚住自己便永远只能在原地驻足停留。乔布斯曾说,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他人观点里。不要让他人左右自己的心声,重要的是去追随自己的心灵与直觉。只有它们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顺从本性,这是乔布斯带给我们的启示。

  如若放任自身经由外在改造,被他人言语、他人观点所束缚,那是一段不自由的人生,纵使有着金玉一般的外表,里面也空空如也,如同破絮一样,毫无分量可言。

  庄子问,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庄子选择了后者,纵使一生泥泞,却好在自由自在。想必如同庄子、伽利略一般的人,对于他们来说,被束缚住了思想,那等同于行尸走肉一般,毫无意义。

  人生短暂,不要被外在所束缚和世俗观念锁住了原本的个性以及开放的思想,不如纵情一搏,化作烟火一般,虽只有一瞬精彩,却流芳百世。

  这篇文章立意很新,只可惜论证观点时忽略了材料中的后半部分,也就造成材料解读不完整的假象,最终得分不高。

  所以,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千万要注意材料的全面解读,即使材料中有对立的部分,也应当顾及对立双方,全文论述既要有侧重点,也要保证全面性。

  另外,文章获得高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语言。语言不仅要精炼,还要有文采,更要有深刻性,这在平时的写作中应注意训练语言的表述。

  高考语文作文提分的窍门二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_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_行。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

  技巧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 比,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写作文的时候,建议占方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卷面美观。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忌_行的行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顶多不能超过三行半。视觉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微博)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依葫芦画瓢地就能 采用到。

  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亮点

  考试作文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 法。

  结尾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

  高考语文作文提分的窍门三

  可以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如广东省的《用语言连缀心灵的星空》,喻心灵为星空,语言为桥梁,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生动形象。河南一考生的《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以青藤喻良言,新奇而贴切,形象地昭示了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

  化用古诗文。

  古文是中华五千年的精华所在,上海考生的《忙兮忙兮奈若何》标题由项羽的《垓下歌》中的“虞兮虞兮奈若何”典化翻新而来,给人一种幽默调侃的怪味感觉。文题所透露出的几丝茫然与无奈,正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强大磁力所在。河南一考生的《以人为鉴知得失》,化用古语,观点明确,意味深远,典雅而富有内涵。

  有地方乡土气息。

  “爹”和“亲家公”两个词似乎从创造之日起就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河南一考生的《爹和亲家公的生意》却很有新意,两位老亲家之间还会有什么生意?标题新颖,引人入胜。

  化用历史、文学素材。

  古有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也。”今有江苏考生的《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间也》——论金陵十二钗之钗黛,以《红楼梦》两主人公为素材,分析了自己所追求的“山”“水”关系。见解独到,有不同寻常之处。《红楼梦》乃四大名着之一,福建一考生以《魂断大观园》为题目,格外引人注目。薛宝钗本来命运比林黛玉好得多,她为什么还魂断大观园呢?不同常人的观点,就是本文的亮点。


高考语文作文提分的窍门相关文章:

1.

2.高考语文作文五大技巧

3.2019高考语文的备考建议 高考语文的三大提分技巧

4.高考语文提分方法有哪些

5.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开头技巧

6.高考语文作文写作五大技巧

7.语文高考作文满分得分技巧

8.2020高考语文作文高分技巧分享

9.2019高考语文作文如何拿到高分?高考语文作文的高分技巧

10.高考语文满分作文写作四个技巧

21664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