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文网文库范文大全网!本站转让,联系QQ:168657525
首页 > 学习 > 高中 > 高一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必修一是高中地理中最难的一部分,所以,为帮助大家学好地理必修一的内容,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宇宙环境

  一、重点内容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阳系图: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比较对地球影响

  光球层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

  色球层耀斑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

  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个恒星年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二分二至图”

  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

  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2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春秋是其中的过渡

  三种四季;24节气

  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

  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

  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热——夏季/暧湿——冬季)因为受(副高/西风)控制

  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呈现(一片葱绿/一片枯黄)景观,因为受(赤道低压/信风)控制

  北京此时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寒冷干燥),主要因为(东南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

  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东亚刮(东南风/西北风),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南亚刮(西南风/东北风),原因是(东南季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刮东北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海水东流—因为刮西南风/逆时针—海水向西流—因为刮东北风)

  当地球公转到(A/C)点时,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最(低/高)

  当地球运行到D到A的过程中:珠江、长江处于汛期(因为雨季雨水补给)

  从A到B的过程中:黄河(雨季到来)、塔里木河处于汛期(夏季冰川融水最多)

  2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气环境

  一、重点内容分析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3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

  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

  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锋面系统

  锋面类别图示符号表示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降水位置举例

  冷锋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锋后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

  暖锋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连续性降水锋前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高低压

  气流:气旋和反气旋

  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气压

  中心气压水平气流方向垂直气流方向中心天气状况举例其它影响

  气旋低北逆南顺向上阴雨亚洲低压沿槽线形成锋面

  反气旋高南顺北逆向下晴亚洲高压

  锋面气旋(重要!)

  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

  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

  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

  B海陆位置: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温带气候分为三种: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气候成因

  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

  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

  气候分布

  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9、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现象产生原因污染物危害对策

  温室效应燃烧矿石燃料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二氧化碳

  海平面上升(原因?)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引起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臭氧层的破坏使用制冷设备等消耗臭氧物质氟氯烃等太阳紫外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全球合作,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酸雨燃烧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最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清洁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废气再利用)燃烧低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

  4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陆地与海洋环境

  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

  化学元素——矿物——矿产

  造岩矿物——岩石

  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和喷出岩(如玄武岩)

  花岗岩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

  石灰岩是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

  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大板块P97图4-11

  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

  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挤压形成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

  其组成和过程图示: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变质岩岩浆

  熔化

  (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概括:

  内外力不断相互作用,地内与地外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

  地质作用分类主要来源作用结果主要表现形式其它

  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使地表高低不平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太阳辐射使地表趋于平坦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其中风力和流水的作用图要求会识别:P99—P100图)

  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其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基本形态地貌表现与人类生产关系

  褶皱背斜、向斜(要求会依据倾斜形态判断)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倒置及成因: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顶部:油、气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向斜槽部:水

  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类型

  分类备注

  空间分布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图4.21要会判断)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水循环周期静态水:冰川水、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利用程度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其它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

  其中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

  注:课本P103的两幅图要会判别各是哪种补给。

  补给类型汛期时间影响因素在我国的分布

  雨水雨季(我国为夏秋)雨量东部季风区

  冰川融水夏季气温(冬季断流)西北地区

  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水位是否更高);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A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P70图3-3

  (图中热量收支因素、盈余区和亏损区所分布的温度带、由盈转亏点所在纬度)

  B表层海温的纬度分布——P71图3-5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在于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结果)

  6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C垂直海温的变化——P70图3-4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注意图中曲线变化趋势);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保持低温状态

  海水盐度

  A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B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P71图3-5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高低纬度减少

  原因:赤道略低——赤道多雨,降水多于蒸发;

  副热带最高——副高控制,蒸发大大多于降水

  向高纬减小——温度降低,蒸发弱,降水多于蒸发

  C影响盐度的因素

  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外海与大洋;从低纬向高纬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淡水注入:近岸(河口)

  D红海盐度最高——副热带;淡水注入少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大量淡水注入;降水多于蒸发;

  长江口海域盐度夏低冬高——夏季是长江汛期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波浪:风浪、海啸等

  潮汐:日月引力下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流向常年较稳定、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

  洋流成因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主要动力;

  如风海流:

  信风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B海水密度不均——局部海域洋流的原因

  如密度流: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表层洋流

  C补偿作用

  如补偿流:秘鲁渔场的上升流

  洋流的地理意义

  A污染物的自净与扩散

  B高低纬度之间热量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纵向的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要会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例P90图3-33)

  (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成因)

  C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上升流:秘鲁渔场

  D航海

  海洋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主要环境问题表现来源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海洋污染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污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石油石油污染:主要来源为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船;目前治污重点在于石油泄漏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障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权益2、防治污染3、可持续的渔业生产;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4、沿海工程建设要进行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和实施

  海洋生态破坏1、海洋污染2、人类的生产活动:围海造田、滥捕等3、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水循环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

  (1)图中浅蓝色箭头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的六个环节;

  其意义: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

  (2)图中灰色和深色箭头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上的各自水循环

  其中由陆地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水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A不断更新淡水资源,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B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从而使地表各圈层间、陆地海洋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D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1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无机物有机物;太阳能生物能(或化学能)

  生物循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质动物

  环境微生物分解

  (其中粉色箭头表示有机质流动;黑色箭头表示无机质流动)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迁移运动、能量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改造三大圈层,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大气圈成分的改变;

  陆地水成分的改变;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水分状况

  生物出现后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

  环境效益(因地而异):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

  A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从而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B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音及美化环境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长对环境(其中气候的光、热、水的影响制约突出)依赖性大,并适应环境,因而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干旱环境;荷花——水湿环境;

  “枣发芽,种棉花”——植物对气候的指示;

  矮牵牛叶片受损——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

  11、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形成过程:

  风化低等生物着生高等植物着生

  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成土的开始

  生物的出现,使岩体风化加快,母质肥力不断发展;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选择性吸收光合作用

  矿物养分植物有机质

  土壤肥力腐殖质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待查)

  自然资源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13、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的特征和组成

  (1)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属性组成共性特征

  土地资源可再生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气候资源可再生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资源可再生

  生物资源可再生

  矿物资源非可再生

  (2)海洋资源

  类型组成特征

  海洋化学资源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

  海洋矿产资源大陆架:油、气等滨海带:砂矿海盆:锰结核

  海洋能源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等可再生、能量密度小、无污染目前工程投资大、效益不高

  海洋空间资源生产空间、通信空间、电力输送、储藏空间、文化娱乐空间、交通运输空间

  其环境和生态条件复杂和特殊。其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14、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待查)

  15、气象灾害、地质地貌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措施

  气象灾害

  类别危害监测和防减灾措施

  台风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灾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气象卫星进行探测

  暴雨洪涝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和预报,可以有效减灾;防洪需工程措施(筑堤、整治河道、修水库等)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居民应急撤离对策、防洪保险等)相结合进行

  干旱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选种耐旱作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护林建设等

  寒潮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危害农作物;大风能翻船、倒屋、破坏牧场;雪灾冻雨造成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其影响范围大,并多灾并发

  无有效的防御手段,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警报可减少一定损失

  地质灾害

  类别危害监测和防减灾措施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震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成因上的关联性如地壳活跃之地,往往多火山活动和地震原发性的主灾往往会诱发其他灾害如地震引发滑坡、

  火山喷发引发地震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是泥石流加剧的重要原因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

  火山喷发高温熔岩和厚厚的火山灰,摧毁房屋和道路,危及人类生存

  滑坡破坏和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生命财产、生产以及环境

  16、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要素组成: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

  地理环境四大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

  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其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

  1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或海拔不同气候(水热组合)等要素的不同自然带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热量差异为主)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因海陆分布,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水分差异为主)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由山麓到山顶的水热差异;与(1)的规律近似

  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改造三大圈层,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大气圈成分的改变;

  陆地水成分的改变;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水分状况

  生物出现后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

  环境效益(因地而异):

  A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从而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B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音及美化环境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长对环境(其中气候的光、热、水的影响制约突出)依赖性大,并适应环境,因而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干旱环境;荷花——水湿环境;

  “枣发芽,种棉花”——植物对气候的指示;

  矮牵牛叶片受损——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

  11、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形成过程:

  风化低等生物着生高等植物着生

  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成土的开始

  生物的出现,使岩体风化加快,母质肥力不断发展;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选择性吸收光合作用

  矿物养分植物有机质

  土壤肥力腐殖质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待查)

  自然资源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13、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的特征和组成

  (1)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属性组成共性特征

  土地资源可再生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气候资源可再生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资源可再生

  生物资源可再生

  矿物资源非可再生

  (2)海洋资源

  类型组成特征

  海洋化学资源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

  海洋矿产资源大陆架:油、气等滨海带:砂矿海盆:锰结核

  海洋能源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等可再生、能量密度小、无污染目前工程投资大、效益不高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4

  海洋空间资源生产空间、通信空间、电力输送、储藏空间、文化娱乐空间、交通运输空间

  其环境和生态条件复杂和特殊。其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14、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待查)

  15、气象灾害、地质地貌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措施

  气象灾害

  类别危害监测和防减灾措施

  台风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灾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气象卫星进行探测

  暴雨洪涝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和预报,可以有效减灾;防洪需工程措施(筑堤、整治河道、修水库等)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居民应急撤离对策、防洪保险等)相结合进行

  干旱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选种耐旱作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护林建设等

  寒潮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危害农作物;大风能翻船、倒屋、破坏牧场;雪灾冻雨造成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其影响范围大,并多灾并发

  无有效的防御手段,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警报可减少一定损失

  地质灾害

  类别危害监测和防减灾措施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震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成因上的关联性如地壳活跃之地,往往多火山活动和地震原发性的主灾往往会诱发其他灾害如地震引发滑坡、

  火山喷发引发地震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是泥石流加剧的重要原因

  火山喷发高温熔岩和厚厚的火山灰,摧毁房屋和道路,危及人类生存

  滑坡破坏和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生命财产、生产以及环境

  16、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要素组成: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

  地理环境四大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

  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其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

  1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或海拔不同气候(水热组合)等要素的不同自然带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热量差异为主)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因海陆分布,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水分差异为主)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由山麓到山顶的水热差异;与(1)的规律近似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气候条件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

  地形:平原——耕作业;山地——林业、畜牧业;山地农作物的垂直分布;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酸性红壤——种茶树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必须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接近城市分布

  政策: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

  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A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如我国橡胶和双季稻生产北推;小麦种植高限扩展

  B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

  如玻璃温室(温室效应原理)——改善温度、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进行调节

  梯田——改造地形;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灌溉——改造水分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4

  A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如城市周围成为菜、肉、蛋、奶、园艺业等农副产品基地

  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

  如美国东南部花、菜基地供应东北部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大量调进蔬菜;

  荷兰鲜花装点世界许多大城市;

  美、加、澳、法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

  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

  拉美、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农业主要地域类型的特点(从土地利用的方式的角度)

  农业地域类型代表性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分类特点

  水稻种植业中国秦淮以南东亚的亚热带季风区;南亚的热带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劳动密集型自给农业

  人多地少,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密集农业商品农业

  地广人稀,大规模机械化经营;优良的天然牧场交通便利,促进了商品化经营广阔的市场需求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中央大平原美、加、阿根廷、澳、俄、乌克兰商品农业种植业密集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先进农业科技

  混合农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背风坡;灌溉成为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东水西调)欧洲、北美、南非、澳、新西兰商品农业密集农业

  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农业生产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大规模机械化家庭农场市场广大交通便利

  5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经济方面: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自然条件

  社会方面:政府、政策、个人偏好等

  环境: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

  主导因素影响工业区位选择:

  类型名称典型工业部门相关特点

  原料指向型工业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加工、罐头厂所需原料丰富地区;原料不便运输

  市场指向型工业瓶装饮料、家具制造、印刷接近产品消费地区;产品不便运输

  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炼铝)、化工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如下:

  原料来源多、交通改善

  ——原料地对工业区位影响渐弱;市场影响渐强

  例:鞍钢(原料、动力指向型);宝钢(市场指向型)

  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所下降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例: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如我国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初沿海地区的发展

  国防的需要:如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如华侨回乡投资

  工业惯性的影响

  环境保护的影响:

  原则:大气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与盛行风垂直的两郊外

  水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下游

  固体废弃物和噪音多的企业远离居民区

  气污、水污:化工厂

  气污:水泥厂、火电厂、钢铁厂、化工厂

  水污: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化工厂

  噪污:交通线、车站、飞机场

  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

  工业联系:

  A生产上联系:投入-产出联系

  如:炼铁厂和钢铁厂;皮革厂、钢铁厂和汽车厂

  B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共用廉价劳动力或基础设施

  如:天津新技术开发区内的“康师傅”和“三星”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C信息联系:计算机联网

  工业集聚

  好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类型:

  A专业化生产集聚地域:投入-产出联系

  如钢铁厂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

  B新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协作工厂集聚并接近市场,及时反馈信息形成新兴工业区

  不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形成类型: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关系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关系;或由于共同设施而集聚一起

  发展特点:

  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低;工业发展潜力小,面积小;如糕点厂、糖果厂等

  以钢铁等生产过程复杂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高;工业发展潜力大,面积大

  可扩展成为工业城市,其区位由核心工厂区位因素而定

  如钢铁工业城市鞍山、攀枝花、马鞍山

  石油工业城市大庆、克拉玛依

  汽车城十堰

  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

  代表工业区德鲁尔区;英中部区;美东北部区美硅谷;中关村

  主要区位因素原料、廉价劳力人才、环境、交通

  主要部门钢铁、煤炭、纺织、化工、机械电子、航天、生物工程

  工业地域特点以传统大型企业为核心发展集聚而成分散为主

  产品特点重、厚、长、大轻、薄、短、小

  生产规模大小

  科技人员比例低高

  生产增长速度慢快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短

  研发费用低高

  发展类型资金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廉价劳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按主导区位因素分类原料、动力、廉价劳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市场指向型

  6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乡村起源的历史条件: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

  农业技术创新,出现剩余产品——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促进了城市出现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共性:大河冲积平原;农业文明发达;但古代城市发展不稳定,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

  不同城市的区位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

  自然地理因素:

  地形:

  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巴西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我国汾河、渭河谷地城市分布

  气候:

  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且该地带的沿海地区城市一般密于内陆地区

  荒漠、高寒、湿热地区少有城市的分布

  河流:

  对城市的选址具有深远的影响;河流具有供水、运输、防卫功能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江西赣州——水运起点或终点;

  宜宾——长江与岷江汇合处;重庆——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武汉——长江与汉江汇合处

  上海、广州——河口

  瑞士伯尔尼、法国巴黎、美国波士顿——河流的安全防卫功能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

  煤矿城市:英伯明翰和曼彻斯特、美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石油城市:英阿伯丁、中大庆和玉门

  铁矿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金矿城市: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交通:

  我国南方城市多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多在大道汇合处

  古邯郸在两驿道交点

  铁路枢纽城市:

  京广线——石家庄、郑州、株洲;京沪线——蚌埠;陇海线——宝鸡

  运河城市:扬州、济宁

  政治

  古希腊——雅典;古罗马——罗马;古都——西安、洛阳、杭州

  我国100万人口大城市中76%为省级行政中心,如合肥的发展

  政治与经济职能分开的首都: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

  军事

  宗教

  沙特阿拉伯——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我国拉萨

  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

  军事、宗教等对于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弱;

  交通、自然资源自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新的因素出现:日本筑波科学城;中国张家界旅游城市;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因素等

  城市化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指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早(工业革命)晚(二战后)

  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低(30-40%)

  城市化速度先快后慢先慢后快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所处城市化阶段后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初期、中期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问题解决途径

  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4、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如上海浦东新区,北京周边14个卫星城华盛顿等政治与经济职能分开的首都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治理污染加强绿化建设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7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金融等)及其作用

  交通运输

  方式优点缺点备注

  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水文和气象条件影响大历史最悠久

  航空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管道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方便、运量很大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

  邮电通信——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社会的“神经系统”

  邮政通信—

  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包裹;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

  政网络是由邮局和邮路(交通运输线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

  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电信通信—

  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来传递符号、文字、图象、语言

  电信网络是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

  受到地形的影响

  商业——专门从事商品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广义商业包括服务业

  金融——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进行资金借贷、有价证券交易等活动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网的形成和发展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A铁路线:

  以京九线为例——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先进的科技作保证

  在现代铁路建设中,经济社会因素已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

  B公路线: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国道——国家干线公路,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来省时

  省道等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居民点、车站等

  平原——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区——陡坡上“之”型弯曲、谷中道路避开陡坡等

  C航道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以上海为例

  自然区位因素:位置、地形、水文、气候等

  社会经济因素:腹地、城市等

  上海港:

  A临海临江位置可兼作河港和海港

  B三角洲地貌平坦,设备建筑有利方便;

  但坡度极缓水流分汊多,泥沙易淤塞航道

  C水量丰富可提供淡水资源

  D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广大,且多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促进港口发展

  E上海市本身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发展有促进作用

  一种运输方式的线与点交织组成单一运输网;

  二种以上组成综合运输网;

  不同地域的综合网等级不同,不同运输网在不同地域中地位不同;

  交通运输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便捷和密切

  城市道路的交通网络

  主要特点

  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

  行人和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有一定变化规律;

  典型的混合型交通;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城市道路网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格局规划原则:

  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

  欧洲城市: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

  我国城市: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

  问题及改善

  问题1:交通线路拥堵

  对策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最根本的措施

  问题2:交通环境污染

  对策2: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绿化美化交通线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国际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生活、经济、科技发展等方面

  影响城市商业中心区位的主要因素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主要区位因素

  商业街: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边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商业小区:分布于居民小区内,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商业网点布局: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

  山区平原

  形成沿谷地或交通线沿主要交通线

  密度小大

  效益资金和商品流通慢,效益较低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快;效益高

  组织形式贷郎担、大篷车等较灵活方式商业街、商业小区等

  当代金融和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当代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最突出的表现是:

  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和以货币资金周转和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国际贸易和金融成为现代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原因:

  国际经济联系的密切得益于现代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小麦玉米等少数农产品、资本技术

  进口大量初级产品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其它制成品

  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居优势地位

  发展中国:主要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中国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

  出口商品比较单一

  工业化步伐加快,外贸出口商品构成中制成品比重有很大变化

  仍处于不利的外贸地位

  国际金融:

  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

  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的地域性:

  城市——交通、工业、人口过于密集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四大类)

  乡村——资源利用不当或强度过大造成了生态破坏严重

  例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植被破坏、物种减少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严重(要了解原因)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国际性河流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危害(见以前各种环境问题的分析)

  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人口压力

  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的增长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周期,加剧了资源的耗竭速度;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导致恶性循环。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传统发展模式只关注经济本身,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甚至损害环境效益以追求经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实质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生活质量并不与经济效益成正比。

  环境问题的本质:

  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环境问题以及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再生速度,或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原始社会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环境问题没有威胁人类本身

  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生态破坏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环境污染

  20世纪60年代以来谋求人地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综合性的概念,其有以下三方面:

  A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B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C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2)原则:要理解其含义——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可以中国为例说明)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

  (1)可持续的必要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用量增长过快

  C深刻的环境危机

  城市中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2)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总战略

  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以留民营村为例)

  个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公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管理者;应积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参与,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工厂清洁生产、社会公众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自备篮子购物、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节水等等

20906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